自2000年起,白河游览区更是被定位为生态、发展和景观轴线,规划为南阳的外滩。如今,这片区域已初具规模,拥有16000亩水面的碧波长湖,堤、林、路、岛、桥、绿、水和谐共生,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,成为市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如今,白河游览区规模初具,16000亩的水面形成了碧波荡漾的湖泊,堤岸、树林、道路、岛屿、桥梁、绿色植被和清澈的河水相互映衬,呈现出乡村野趣的自然生态系统,成为了南阳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在划船基地建设上:有6条全长2500米的国际A级标准赛船道、观礼台和指挥塔等组成的水上运动基地,位于白河南岸,是全国12个同类标准基地之一,也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城市自然河道建成的水上运动场地。
1、第十三条 以河道为界的市(地)在河道两岸外侧各5公里之内,以河道为界的县(市、区)在河道两岸外侧各3公里之内,以及跨市(地)、县(市、区)的河道,未经有关各方达成协议或者上一级河道主管机关批准,禁止单方面修建排水、阻水、引水、蓄水工程以及河道整治工作。
2、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滩地。城镇规划的临河界限,由河道主管机关会同城镇规划等有关部门确定,沿河城镇在编制和审查城镇规划时,应当事先征求河道主管机关的意见。河道岸线的利用和建设,应当服从河道整治规划和航道整治规划,计划部门在审批利用河道岸线的建设项目时,应事先征求河道主管机关的意见。
3、第九条 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滩地。城镇规划的临河界限,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确定。编制和审查沿河城镇规划时,应当事先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。
城市堤防工程是城市总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分析堤防建设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,设计中结合各堤防的实际情况,进行多方案比较、论证,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,并充分重视堤防工程对城市景观的影响,结合适宜的景观设计,较好地解决了这些矛盾,最终达到美化与防洪兼顾。
堤防工程的级别是根据所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来确定的。具体来说,100年重现期以上的为一级,50至100年的为二级,30至50年的为三级,20至30年的为四级,10至20年的为五级。 堤防道路是指以堤防工程为基础,并在此基础上铺设路面结构的道路。
堤防道路是以堤防工程作为道路的路基,按堤与路的不同结合形式铺筑路面结构的道路工程。在城市防洪段,市政设计和城市规划人员也将堤防道路称为滨河(江)路,山区公路不少路段与河道并行,路基的一侧成为山区河流的河岸,这种公路称为沿河公路,目前的研究集中在规划建设问题和发展策略与方向等方面。
根据《堤防工程设计规范》(GB50286-2013)规定,按照堤防工程级别确定,1级堤防护堤地宽度为30~20米,3级堤防为20~10米,5级堤防为10~5米,大江大河重要堤防、城市防洪堤、重点险工险段的背水侧护堤地宽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确定。
堤防工程规划设计中,应进行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,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,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,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。
张面河设计理念以“以人为本”为核心,完美融合了人文内涵与潍坊地方特色,打造了“龙凤呈祥”的独特景观,象征着国家繁荣与人民幸福。张面河与虞河的创意设计共同构成“千禧龙河”与“万福凤溪”,旨在构建一个生态与城市景观并存的生态旅游休闲带——“都市森林”。
景区的设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,充分体现了人文内涵和潍坊的历史文化特色。张面河与虞河一起被设计创意为“龙凤呈祥”,以喻“国泰民安”。其中,虞河被命名为“千禧龙河”,而张面河则被赋予了“万福凤溪”的美誉。这一命名不仅寓意着吉祥和幸福,也展现了景区对于潍坊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。
其设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,充分体现了人文内涵和潍坊的历史文化特色。与虞河一起被设计创意为“龙凤呈祥”,以喻“国泰民安”。虞河为“千禧龙河”,张面河为“万福凤溪”。